Friday, March 11, 2011

香港辛亥革命烈士:杨衢云

文:默泉
刊于 2010 年 1 月 11 日《经济日报》阅读版

  如果不是《十月围城》,相信没几个香港人知道杨衢云(张学友饰)这个人。去年逝世的史学家唐德刚,曾如此评价这位香港革命烈士:「一部『中国近代革命史』,是应该从杨衢云开始写的。」(《晚清七十年》台版第五册,180页)事实上,假若他和孙文于1895年重阳发起的首场革命成功的话,杨氏作为兴中会 会长,便顺理成章成为新政府的「伯理玺天德」(President)。奇怪的是,如此响当当的革命人物,为何被湮没于历史洪流之中呢?


《十月围城》第一幕,杨衢云在中环遭刺客枪杀身亡。电影赫然提醒了缺乏历史感的香港观众:19世纪末、20世纪初连场推翻满清的革命活动里,香港人曾 经是举足轻重的一分子。除了杨衢云,当时的富商李煜堂、李纪堂(电影里的李玉堂是两者混合体)、律师何启等,无论在财力、政治关系网等方面,都曾为革命作 出贡献。直到百多年后的今天,这些为推翻千年帝制而抛头颅、洒热血(或慷慨解囊)的香港本土革命先驱,仍然几近默默无闻,到底是何因由?

无名碑下被湮没的英雄

  杨衢云(1861-1901)是最早领导革命的香港人,又是兴中会第一任会长(第二任为孙文),但至今他在跑马地的墓碑上仍只刻著编号「6328」,没刻上名字。

  杨氏比孙文大五年,祖籍福建海澄(今厦门杏林),生于虎门,幼随父在港定居,后任英文教师和招商局书记长多年,绝对称得上是香港人。1890年,他与 谢缵泰等友人在港成立「辅仁文社」,并出任会长。名为文社,实为议论大清朝政基地。五年后,即1895年初,刚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的孙文,带著由华侨募得 的万多元款项回港,寻找同道,结果跟杨氏一拍即合,兴中会和辅仁文社随即合并,以「兴中会」为会名。

  虽名为兴中会,实质除名字外,「一切皆是辅仁文社的延续」(唐德刚语)。可以想像,孙氏之所以能在回港短短几个月后,便动员到足够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于同年进行首次起义,正因为有杨的文社在香港打好起义「基础」。

  杨衢云和辅仁文社于革命之初的重要性,显而易见,但有关他和文社的记载和研究,却如凤毛麟角,原因何在?也许因为,中港台史家一般认为,近代中国最早 组成的革命团体,是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;既被捧上「神枱」,排山倒海的学术论文,自然以兴中会为研究对象,辅仁文社只能靠边站了。

  幸好还有唐德刚、李敖、韦慕庭(美历史学家)等少数学者,反对以兴中会为革命「滥觞」。唐德刚曾指出,辅仁文社比兴中会更早成立,所提出的「推翻满清、创立合众政府、选举伯理玺天德」等主张,却跟兴中会几乎一样。(《晚清七十年》第五册)而且杨开始搞革命时,孙文尚未决心推翻帝制──1894年,他还亲赴天津,意图上书李鸿章,可见思想仍属温和。虽然进言书有否送达李鸿章仍是个迷,但如唐德刚的戏言:「如果李鸿章英雄识英雄而重用了孙文,中山不也就是清政府的『能臣』了吗?」。孙文亦说过:「予少年主张,谓汉人作皇帝,亦可拥戴,以倒外族满清为主体。杨衢云与予大闹,几至用武,谓非民国不可。衢云死矣,衢云死矣,予承其志,誓成民国,帝制自为,予必讨之。」,正好印证唐的观察。

错误百出的生平资料

  杨氏不受史家重视,从史书中关于他的一些失实记载,亦可见一斑。最失实离谱的错,是说杨氏于「教室」被杀,事实上他是在家中被杀。为何连死于何处也弄 错?盖不少早期历史家者讲述杨氏生平时,都会引用相同资料,如冯自由的《革命逸史》(1945年出版,去年由北京新星出版社再版),和尢列(「四大寇」之 一)于杨殁后撰写的《杨衢云略史》。而错误正源于此。

  冯自由是兴中会知名人物,后成为孙中山机要秘书,所写的民国前革命史被认为详实可靠,常为史家所用。但冯关于杨的记述,却是二手资料。他这样写杨的 死:「清吏…暗买凶徒陈林,刺杀之于教室」。尢列的说法也差不多:「凶手陈林、突然入校、枪击公于教授室中。」辗转抄传,几乎所有记载都指杨死于教室。   

  其实早于2001年,当杨衢云逝世百周年时,其后人杨兴安已在《杨衢云纪念特辑》中指出,结志街52号二楼是杨的寓所,杨被刺时正在家中以私人补习形 式教授英文。杨兴安是杨衢云堂侄(杨衢云堂弟杨拔凡之子),去年致群剧社上演关于杨衢云事迹的话剧《无名碑》,正是由他编剧。纪念特辑更正了不少延续多时 的杨氏生平资料(如杨的本名并非杨飞鸿,杨的父亲名为杨清水),并摘录了杨拔凡于 1955年写下的《杨衢云家传》,总算略为填补了这位香港革命老祖宗的历史空白。

有政治意图的历史论述

  背景资料有误,改正过来就是了;但若是为了维护某个历史人物的崇高形象,而刻意贬低其他人物至「配角」地位,那就不是可以轻易扳过来的、有政治意图的历史论述了

  杨衢云比孙文更早拥抱共和,却一直「妾身未明」,难免教人联想是这种政治「操作」下的牺牲品。蒋介石前妻陈洁如在回忆录提到一件轶事:蒋介石为取得一 张杨衢云坐于中央、孙中山站于后排的团体照,愿意付出100万元,原因是「如果给人看见我们堂堂中华民国国父竟居于随从的地位,那才真叫人难堪」。(《陈 洁如回忆录》,第31章,照片见下图)


一张照片犹容不下,何况白纸黑字的史书?譬如冯自由在记述首次起义前,杨、孙两派争拗由谁担任兴中会会长一职时,就有维护和美化孙中山之嫌──「总理 不欲因此惹起党内纠纷,表示谦退,衢云由是当选」(《革命逸史》)。在冯的笔下,两派争位,变成「孙总理」为顾全大局,让位给杨;就算冯氏不是刻意贬低 杨,但这种说法,却已被不少史书直接挪用。

  杨衢云也许不是个性情沉著的人,而且因为早殁,难以断定他是否一个优秀的革命领袖;但他对革命的付出,岂能被抹杀?期待更多研究香港历史的本地学者牵头,为杨衢云讨回一个「名份」。(图片为《十月围城》剧照)

延伸阅读

《革命逸史》(再版,全三册),冯自由,北京:新星出版社;2009。
《十月围城》,潘丽琼、林喆改编,香港:快乐书局,2009。
《一生难忘──孙中山在香港的求学与革命》,李金强著,香港:孙中山纪念馆,2008。
《青山一发──从孙文崛起看大清日落》,陈舜臣著、许锡庆译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7。
《革命先驱──基督徒与晚清中国革命的起源》,梁寿华,香港:宣道出版社,2007。
《杨衢云纪念特辑》,杨拔凡、杨兴安等,杨衢云纪念特辑小组,2001。
《晚清七十年》(全五册),唐德刚著,台北:远流出版社,1998。
《陈洁如回忆录》,陈洁如著,台北:传记文学出版社,1992。

No comments: